法規重點(12)法律責任與爭議解決

B
一般規定;那三個2年、5年的時效千萬別忘記。
Click the card to flip 👆
1 / 88
Terms in this set (88)
A ■財務報告:應負責的人有哪些也是一樣很重要。發行人依證券交易法申報或公告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有虛偽記載者(A)有刑事責任並應負民事損害賠償之責任(B)僅有民事責任(C)僅有刑事責任(D)以上皆非D公司財務報告之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時,下列何者應負賠償責任?(A)公司董事長(B)簽證會計師(C)曾在財務報告上簽名的公司職員(D)選項(A)(B)(C)皆是D審查發行人所申報之財務報告資料時,發現不符台法令規定,得以命令糾正並處罰該發行人之機關為?(A)證券商業同業公會(B)證券交易所(C)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D)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C關於發行申報、公告之財務報告內容有虛偽或隱匿情事時之民事賠償責任,其賠償對象為下列何者?(A)所有因而受有損害之投資人(B)限於因而受有損害之善意取得人或出賣人,以及因而未進行交易之人(C)限於對發行人所發行有價證券之善意取得人、出賣人或持有人(D)限於因而受有損害之善意出賣人C公告申報之財務報告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者,對於發行人所發行有價證券之善意取得人、出賣人或持有人因而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但下列何者得舉證免責?(A)發行人之董事長(B)發行人之總經理(C)簽證會計師(D)選項(A)、(B)、(C)皆是A ■違約交割、操縱股價、內線交易:特別要注意內線交易的部分,是近年修法的主要對象,題目相當多,另這三者刑度都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可別忘了。禁止利用內線消息買賣之立法意旨為:(A)基於公平原則,求投資人之立足點平等(B)禁止任何人因資訊而買賣(C)減少市場投機性(D)鼓勵正當研究C Note:已修改為18小時,別答錯了。內部人獲悉發行股票公司有重大影響其股票價格之消息時,在該消息未公開或公開後幾小時內,不得買入或賣出該公司之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A)十(B)十二(C)十八(D)二十四C利用內部消息買賣股票圖利,應負何種法律上之資任;(A)刑事責任(B)民事責任(C)選項(A)、(B)皆是(D)行政責任D違反內線交易之刑事處罰,最重得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A)七年(B)二年(C)三年(D)十年B公開發行公司之內部人(如董監、經理人等)喪失其身分後,未滿多久前仍受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內線交易)的規範?(A)三個月(B)六個月(C)九個月(D)十二個月C違反內線交易者,其損害賠償額度之計算,為對於當日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買入或賣出該證券之價格,與消息公開後多少個營業日收盤平均價格的差額?(A)五個(B)七個(C)十個(D)十四個C下列何者非為內線交易之行為主體?(A)公司董事(B)喪失公司董事身分三個月者(C)持有公司股份百分之五的股東(D)由公司董事獲悉內部消息的證券商營業員C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所定內部人交易之民事賠償責任,其賠償對象為下列何者?(A)該內線交易行為之相對人(B)任何因該股票之交易而受有損害之人(C)當日就該股票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D)證券承銷商B從股票已上市公司之董事長,獲悉該公司將出現重大虧損,遂利用該消息尚未公開前先行賣出該公司之上市股票,違反內線交易禁止之規定,對於當日善意從事交易之人買入該證券之價格,與消息公開後幾個營業日收盤平均價格之差額,負損害賠償責任;其情節重大者.法院得依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之請求,將賠償額提高至幾倍?(A)5日; 2倍(B)10日, 3倍(C)15日, 2倍(D)30日; 3倍C內線交易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將損害賠償義務人之責任限額提高三倍,其前提要件為何?(A)經調查屬實,由法院逕依職權為之(B)須由同案刑事部分之檢察官請求(C)須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人之請求(D)須經證券主管機關之請求B依現行法之規定,僅提供內部消息而未從事內線交易者,應負下列何項之責任:(A)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B)與消息受頜者從事內線交易者負民事連帶賠償責任(C)選項(A)、(B)之刑事、民事責任皆有(D)無任何法律責任D關於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所定內線交易禁止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適用對象為具有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B)規範對象以他人之名義買入或賣出,亦構成內線交易(C)該重大影響股價之消息,若已公開超過18小時,即非屬內線交易(D)以上皆是C Note;題目問「證券之市場供求」,只有(C)涉及供求。何種重大消息係指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四項所稱涉及該證券之市場供求,對其股價有重大影響之消息?(A)公司辦理重整(B)公司發生重大之內部控制舞弊(C)公司股票有被進行公開收購者(D)選項(A)(B)(C)皆是D下列何者非屬於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所稱有重大影響其股票價格之消息?(A)公司辦理買回本公司股份者(B)公司與主要客戶或供應商停止部分或全部業務往來者(C)公司或其所屬之控制公司股權有重大異動者(D)公司發行海外有價證券C有關違反內線交易之禁止,其相關責任,下列何者正確?(A)法院得依善意從事相反買賣之人之請求,將有重大內線交易情節者之責任限額提高五倍(B)違反內線交易者,其損害賠償額度之計算,就消息未公開前其買入或賣出該股票之價格,與消息公開後十五個營業日收盤平均價格的差額限度為之(C)公司之董事在重大消息未公開前,買入或賣出該公司之上市股票,即是違反內線交易規定(D)選項(A)、(B)、(C)皆正確C試問下列何種方式符合證券交易法第157﹣1條第4項重大消息的公開方式?(A)兩家以上的地方性報紙(B)一家以上全國性電視新聞(C)公司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D)兩家以上的廣播電台D證券交易法對違約不履行交割行為之刑事處罰為:(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B)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C)五年以下有期徒刑(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C意圖影響某種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者:(A)是言論自由之表現並無不法(B)即使是謠言亦無法律責任(C)可能涉嫌橾縱股價而應負民、刑事責任(D)以上皆非B意圖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之交易價格,與他人通謀,以約定價格於自己出售,或購買有價證券時,使約定人同時為購買或出售之相對行為者,稱之為:(A)違約交割(B)相對委託(C)沖洗買賣(D)連績交易操縱行為D意圖抬高或壓低集中交易市場某種有價證券之交易價格,自行或以他人名義,對該有價證券連績以高價買入或低價賣出,可稱為:(A)違約交割(B)相對委託(C)沖洗買賣(D)連績交易操縱行為A對於上市之有價證券,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者,最高可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A)十年以下(B)七年以下(C)五年以下(D)三年以下A投顧於電視上播報明牌,意圖影響市場行情,依現行法規定最高可處罰下列何項之有期徒刑?(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B)七年以下(C)一年以上七年以下(D)無處罰規定A投資顧問事業若有聯合炒作行為,得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得併科新臺幣多少金額罰金?(A)一千萬元以上二億元以下(B)三百萬元以下(C)五千萬元以下(D)一檔百萬元以上五干萬元以下C ■短線交易:是另一個關於法律責任的重要考點,分數好拿,絕對不能錯失。禁止內部人對公司為短線交易之立法目的為:(A)避免交易對方所受之損失(B)上市公司名譽之損失(C)預防內線交易之發生(D)交易人的道德與良心D下列何者為短線交易歸入權行使之對象?(A)董事(B)經理(C)持有公司股份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D)選項(A)、(B)、(C)皆是B公開發行公司董事,對公司之上市股票從事短線交易,獲得之利益,應歸於何人所有:(A)請求之股東(B)公司(C)證券交易所(D)主管機闆C依現在實務見解,買進股票後短期內(六個月內)又將其賣出,對於買賣所得利益返還請求權行使之適用對象,指下列何者?(A)買進時點具有董事身分者(B)賣出時點具有董事身分者(C)「買」與「賣」時點皆須具有董事身分者(D)請求時具有蕾事身分者D下列何種有價證券為證券交易法所規範之短線交易歸入權及內線交易所稱「具有股權性質之其他有價證券」?(A)可轉換公司債(B)認購(售)權證(C)臺灣存託憑證(D)選項(A)、(B)、(C)皆是B有關短線交易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短線交易的期間為六個月(B)買進同一檔公司之普通股、賣出特別股,不構成短線交易(C)短線交易利益之計算採最高賣價減最低買價法(D)請求短線交易之利益,自獲得利益之日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A公司內部人為公司股票短線交易而得獲利,公司得行使歸入權,其『獲得利益』之計算方式,下列何者正確?(A)以最高賣價與最低買價相配,次取次高賣價與次低買價相配,依序計算差價(B)依法配對計算所得差價利益之交易股票所獲配之股息不列入計算(C)計算差價利益最後一筆交易日起至交付公司時,其法定利息,不列入計算(D)計算差價利益買賣所支付證券商之手續費及交易稅,自利益中不扣除DA上市公司董事甲之下列有價證券交易行為,何者構成證交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短線交易?(A)甲於取得A公司配發之股票股利滿三個月時,將該股票股利賣出獲利(B)甲買進A公司發行但未掛牌上市買賣之特別股股票,五個月後,以高於特別股股價之價格賣出同數量之A公司普通股(C)甲於A公司上市前買進A公司之股票,三個月後A公司上市,甲乃賣出持股獲利(D)以上皆不構成短線交易B公司董事、監察人在六個月之內對公司上市股票短線進出,其獲利應:(A)經主管機關命令歸於公司(B)經公司或股東之請求歸於公司(C)歸於交易相對人(D)歸於國庫C證券交易法歸入權之行使係針對下列何種行為:(A)人為炒作股票行為(B)內線交易行為(C)公司內部人之短線交易行為(D)不實製作申報財務報告B發行股票公司董事會或監察人不為公司行使短線交易利益歸入請求權時,股東得以幾日之期限,請求董事或監察人行使之;逾期不行使時,請求之股東得為公司行使之?(A)二十日(B)三十日(C)五十日(D)六十日C有關短線交易利益歸入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持有公司股份超過百分之五之股東方可行使(B)董事或監察人不向義務人請求時,股東即可直接代為請求(C)董事或監察人不行使請求權限,致公司受有損害時,對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任(D)歸入請求權自可行使權利之日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D董、監發生短線交易之情事,得為公司請求其將所得利益歸入公司者,可為下列何者?(A)董事會(B)監察人(C)股東(D)以上皆是D下列何者為短線交易歸入權行使之對象?(A)董事(B)經理(C)持有公司股份超過百分之十之股東(D)以上皆是C ■一般詐欺、虛偽不實:出題率稍低。 Note:第20條;「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私募或買賣,有虛偽、詐欺或其他足致他人誤信之行為」。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或買賣,若有虛偽、詐欺或其他足致他人誤信之行為者,依法負有?(A)民事上賠償責任(B)刑事上責任(C)選項(A)(B)皆是(D)選項(A)(B)皆非B依證券交易法之規定,原則上有價證券之私募或再行賣出倘有虛偽、詐欺、隱匿等不實行為,證交法有何刑事處罰?(A)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二百四十萬元以下罰金(B)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千萬元以上二億元以下罰金(C)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一檔百八十萬元以下罰金(D)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D就發行人依據不實之資料,以報刊、文書、廣播、電影等方式呈現,供一般投資大眾為投資判斷者,最重得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A)一年(B)二年(C)三年(D)七年D對有價證券之行情或認募核准之重要事項為虛偽之記載而散布於眾者,最重可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A)一年(B)三年(C)五年(D)七年D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私募或買賣,不得有虛偽、詐欺或其他足致他人誤信之行為(B)發行人依規定申報或公告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其內容不得有虛偽或隱匿之情事(C)發行人隱匿重大不利於發行公司之訊息時,對於該有價證券之善意取得人或出賣人因而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D)選項(A)、(B)、(C)皆是D證券商業務人員挪用客戶之款項或盜賣客戶股票,依法應負:(A)民事損害賠償責任(B)刑事背信或侵占罪(C)行政責任(D)選項(A)、(B)、(C)皆可能B經營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或基金保管業務,對公眾或受益人有虛偽、詐欺或其他足致他人誤信之行為者,其有期徒刑之刑度為何?(A)五年以下有期徒刑(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C)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A ■未經核准進行業務;題目有限,一起把它記住。未經主管機關許可而經營證券投資信託業務者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規定,處何種刑度之有期徒刑?(A)五年以下(B)一年以下(C)二年以下(D)三年以下A Note;101年修正時本項刑責有加重(原為二年以下)。A公司董事長甲未經主管機關核准,亦未向主管機關申報,即自行募集並發行有價證券,請問,甲此種行為之法律責任為何?(A)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B)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C)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D)沒有刑責,只對應募人有民事責任D甲公司未向主管機關申報或申請現金增資,即對外公開募集、發行新股票,其法律責任為何?(A)公司負責人將被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B)公司應於七日內向主管機關補辦申報或申請案(C)主管機關將通知公司解除其負責人職務(D)公司負責人將被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C上市有價證券朱依法於集中市場買賣,則其法定最高有期徒刑係下列何者?(A)五年(B)二 年(C)一年(D)六個月C ■專業人士責任、賄賂:很簡單的題組但是常會弄混,關鍵在有無違背職務,以及是收賄或賄賂者。會計師於內容存有重大虛偽不實或錯誤情事之公司財務報告,未依有關法規規定與一般公認審計準則查核,致未予敘明者,可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A)一年(B)三年(C)五年(D)七年B證券交易所之職員對於職務上行為收受不法利益者,其法定最高有期徒刑為何?(A)十年(B)五年(C)三年(D)二年A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受僱人,若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不正利益者,可能會面臨何種處罰?(A)最高七年以下有期徒刑(B)最高五年以下有期徒刑(C)最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D)最高一年以下有期徒刑C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董事、監察人或受僱人,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不正利益者,處下列那一檔刑罰?I.五年以下有期徒刑;II.七年以下有期徒刑;III.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IV.併科新臺幣二百四十萬元罰金(A)I、III(B)I、IV(C)lI、I(D)I、IVD會計師辦理財務報告之查核簽證,發生錯誤或疏漏者,主管機關得為何種處分?(A)警告(B)停止其二年以內辦理證券交易法所定之簽證(C)撒銷簽證之核准(D)選項(A)、(B)、(C)皆可D ■行政責任類:以下列出罰鍰NT$24萬元∼240萬元的類別。下列何種行為依證券交易法之規定,應處以罰鍰?(A)證券交易所對監理人員本於法令所為之指示未切實遵行(B)證券交易所之董事、監察人對於職務上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不正利益(C)會計師或律師於查核公司有關證券交易之契約、報告書為不實之簽證(D)證券商對主管機關命令提出之帳簿表冊逾期不提出B某上櫃公司之監察人,連續兩次未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二條之二所定程序轉讓其持股,主管機關於第二次得處新臺幣多少元之行政罰鍰:(A)新臺幣十萬元以上,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B)新臺幣二十四萬元以上,新薹幣二百四十萬元以下(C)新臺幣十三萬元以上,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下(D)新臺幣十四萬元以上,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D公開發行公司對於其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大股東持股之異動申報,並未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於每月十五日以前,彙總向主管機關申報,則主管機關每次得對該公司處新臺幣多少元之行政罰鍰:(A)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上,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B)新臺幣四萬元以上,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C)新臺幣六萬元以上,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D)新臺幣二十四萬元以上,新臺幣二百四十萬元以下C在公司買回股份期間,若經理人賣出其股份,將處多少金額之罰鍰?(A)10萬至20萬元(B)12萬至50萬元(C)24萬至240萬元(D)10萬至60萬元D ■其他投信投顧業專用處分證券投資信託事業違反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或依該法所發布之命令者,除依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處罰外,主管機關並得視l情節輕重,為何處分?(A)警告(B)命令該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解除其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職務(C)六個月以內之停業(D)選項(A)、(B)、(C)皆是A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證券投資顧問事業、基金保管機構或全權委託保管機構,不為製作、申報、公告、備置或保存帳簿、表冊、傳票、財務報告或其他有關業務之文件或事項,所負之行政責任為?(A)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B)新臺幣四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鍰(C)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D)新臺幣八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B ■爭議解決:題庫中題目不少,所以電腦應試時須注意,並不難記,有幾題向什麼機關主張的題目別弄混即可。有關證券交易爭議之仲裁,在法律上適用優先順序為何?(A)仲裁法優先於證券交易法(B)證券交易法優先於仲裁法(C)民法優先於證券交易法(D)民事訴訟法優先於證券交易法A因有價證券交易而產生之爭議,何者不適用強制仲裁之規定?(A)證券商與投資人之問(B)證券商與證券商之間(C)證券交易所與證券商之間(D)選項(A)、(B)、(C)皆非A證券商與證券交易所之間因證券交易而產生之爭議,其仲裁方式為?(A)強制仲裁(B)約定仲裁(C)任意仲裁(D)協議仲裁D依證券交易法所為有價證券交易所生之爭議,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當事人均得逕行提起訴訟,他造不得主張妨訴抗辯(B)不論當事人之間有無訂立仲裁契約,均應進行仲裁(C)不論當事人之間有無訂立仲裁契約,均不應進行仲裁(D)除證券商或證券交易所或證券商相互問外,當事人係依約定進行仲裁D依證交法規定,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及證券交易所應於章程或規則內,訂明有關仲裁之事項,惟其不得牴觸證交法及何法之規定?(A)公司法(B)票據法(C)民法(D)仲裁法B須仲裁之情形為因證券交易而產生的爭議,而下列何者不是因證券交易而生的爭議?(A)證券商間因交割結算基金分配之計算而生之爭議(B)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申請上櫃公司因是否台乎上櫃標準之爭議(C)證券商及其客戶因違約交割所生之爭議(D)證券商與其客戶因手績費計算所生之爭謹B對於證券交易所會員間或證券商間,因有價證券集中交易所生之爭議,證券交易所得請何單位為仲裁前之和解?(A)中華民國仲裁協會(B)證券商業同業公會(C)金管會(D)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C證券交易所會員間因有價證券交易而產生之爭議,得商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進行何種紛爭解決之協助?(A)為訴訟參加(B)強制當事人和解(C)仲裁前之調解(D)選項(A)(B)(C)皆非D有關仲裁之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證券商對於仲裁之判斷,延不履行時,主管機關得以命令停止其業務(B)仲裁判斷瞽為迅速簡便之訴訟外解決紛爭之方法(C)仲裁人原則上應於六個月內作成仲裁判斷書(D)法院確定判決的效力仍高於仲裁判斷書之效力B爭議當事人一造違反證券交易法第l66條之規定另行提起訴訟,他造得據以請求法院:(A)為對造敗訴之判決(B)為駁回其訴之裁判(C)為中間判決(D)為一部勝訴之判決C證券商對仲裁之判斷延不履行時,得如何處理之?(A)主管機關得訂一期限要求履行,未履行者廢止其營業之許可(B)主管機關得聲請強制執行(C)主管機關得以命令停止業務(D)相對人得另行請求仲裁C就仲裁為「不能依協議推定另一仲裁人時,由主管機關依申請或以職權指定」之規定,適用於哪種仲裁?(A)強制仲裁(B)約定仲裁(C)選項(A)、(B)皆是(D)選項(A)、(B)皆非D應由仲裁機構選定仲裁人,而仲裁機構超過期限尚未選定者,當事人得聲請哪一機構為其選定?(A)中華民國仲裁協會(B)證券交易所(C)金管會(D)法院D經當事人雙方以書面約定仲裁判斷,且合於那一規定者,無須法院裁定即得為強制執行?(A)以給付金錢為標的者 (B)以給付特定之動產為標的者(C)以給付一定數量之有價證券者(D)選項(A)(B)皆可